在乡村振兴的暖风吹拂下,7月3日至5日,一支来自宿州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团队走进宿州市埇桥区宿马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守护童梦星河”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留守儿童群体,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艺术创作体验、趣味运动陪伴及跨代情感联结,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快乐与温暖,助力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红色种子播心田,正能量润童心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章团章就像我们成长的指南针!”在宿马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志愿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留守儿童讲解团章、党章的由来与内涵。通过历史故事、互动问答和动画短片,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的成长路径,更被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一名孩子兴奋地说:“我长大后也要当共青团员,帮助更多的人!”志愿者还分享了当代青年的励志事迹,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图1 团队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的成长路径
剪纸绘画启智慧,趣味运动强体魄
在艺术创作环节,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体验传统剪纸技艺。一双双小手在红纸上灵巧翻飞,剪出各式各样的窗花,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自由创作,有的画下“成为宇航员探索宇宙”,有的描绘“当医生救死扶伤”,纯真的笔触勾勒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此外,志愿者组织跳绳比赛、运球接力等趣味运动,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身体,学会了团队协作,现场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图2 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体验传统剪纸技艺
知识陪伴解学困 跨代关怀暖童心
针对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学习缺乏引导的问题,三下乡团队以“知识陪伴”为核心,涵盖作业答疑、学习方法指导及阅读分享等内容,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团队不仅通过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完成作业,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用鼓励话语树立学习信心。同时,志愿者以跨代陪伴的方式,通过小礼物(笔记本,便签等)、关心话语传递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成长中的支持。

图3 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青春聚力乡村行,守护童梦显担当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留守儿童对关爱与陪伴的渴望。”团队负责人杨旭萍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红色教育点亮理想之光,用艺术与运动激发潜能,用跨代交流传递亲情温暖,让‘童梦星河’真正闪耀。”
本次三下乡活动期间,志愿者团队以真诚的付出和创新的实践形式,为乡村留守儿童搭建了情感交流的桥梁。孩子们活动中收获知识、友谊与自信,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而青年志愿者也在服务中锤炼了责任感与使命感。“守护童梦星河”,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承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年志愿者用行动诠释责任,用爱心照亮童年,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星河中璀璨绽放。

图4 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