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李凤丽博士、郭艳博士做学术讲座
作者:郭艳 文章来源: 日期:2025年04月24日 17:47

2025423日,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李凤丽、郭艳两位博士在工A106教室为地质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师生分别做题为《宿州矿区主采煤层煤体结构判识研究》、《两淮煤田钻孔简易测温校正技术及应用》的学术讲座。

李凤丽博士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煤田地质资料,运用测井曲线判识方法,定性解译了宿州矿区主采煤层8煤和10煤的煤体结构。指出宿州矿区8煤和103类煤体结构均有发育,但发育程度不同;8煤以II类和III类煤体结构为主,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I类煤发育较少;10煤煤体变形程度整体较8煤弱,II类煤体结构最为发育,其次是I类煤体结构,III类煤体结构发育相对较少;8煤和10煤的II类和III类煤体结构的空间展布基本受控于井田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

郭艳博士基于“双碳”背景、煤田地热、及钻孔测温现状,提出了一种煤田简易测温校正技术。报告中指出,目前多采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简易井温校正方法,校正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对井液停止循环时间、特别是测深这两个因素体现不足,随钻孔深度增加,井温校正偏差增大。由此提出了基于井液停止循环时间和井深的“时深法”简易井温校正技术,利用近似稳态测温中井液停止循环时间小于20h的可利用数据,通过近百次非线性拟合,得到简易井温校正方程。经原始地温和地温梯度验证,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在两淮煤田地温场的应用研究中,“时深法”校正模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场讲座内容丰富、氛围浓厚,激发了同学们对煤层和矿井地热研究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对同学们未来的深造方向及就业抉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撰稿:李凤丽 郭艳 一审:王明梁 二审:方雪梅


上一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杜明洋、赵明坤博士做学术讲座 下一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报告会

快速通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