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精品一课”活动实践方案,地质工程教研室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地质工程人才。
示范课展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3月5日上午,地质工程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齐聚实训A楼607教室,共同观摩了李凤丽博士主讲的《工程力学》示范课程。此次课程以“平面力偶理论”和“力对点的矩矢”为核心内容,李凤丽博士通过案例式教学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力矩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平面力偶理论”章节中,李凤丽以清晰的逻辑脉络,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取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三个步骤,结合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随后,在“力对点的矩矢”章节中,她系统阐述了力矩矢的三要素——大小、转动轴方位和转向,并重点讲解了右手螺旋法则的应用,通过直观的演示和互动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示范课结束后,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围绕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性及教学创新性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李凤丽的授课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集体备课打磨:课程思政与教学创新并重
3月5日下午,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工科A楼4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场以“课程思政、OBE理念和两性一度”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打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分享与经验交流,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打造更优质的课堂。
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魏强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并强调了课程思政、OBE理念和两性一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要以OBE理念为导向,明确学习成果,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要注重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随后,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材料、经验和创新点,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分享了各自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OBE理念落实以及提升课程“两性一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并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活动最后,魏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地质工程人才贡献力量。
总结与展望
此次“精品一课”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们不仅完善了教学设计和课件,还就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OBE理念和两性一度融入课堂教学达成了共识。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要把学习成果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地质工程人才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地质工程教研室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未来,教研室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创新路径,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地质工程人才不懈努力。
(撰稿:魏强 二审:冯松宝 三审:方雪梅)